本网讯(通讯员 梁欢) 2025年10月29日下午,泛亚·电竞官网泛亚电竞校企合作课程《矿物材料》的最后一堂课在二教2508成功举行。根据课程教学安排,本次特邀中铁十一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黄斯铭走进课堂,以“夏家坝垃圾二次转运站”这一大型市政工程为鲜活案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连接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讲座。
讲座伊始,黄斯铭高工首先概述了夏家坝垃圾二次转运站的总体情况与设计规模。作为重庆市重点市政工程,该转运站承担着日均3600吨生活垃圾、500吨餐厨垃圾及100吨大件垃圾的转运与处理任务。黄工指出,如此庞大的处理规模,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及环保材料的选择提出了极高要求,这正是矿物材料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典型战场。

在核心的工艺与结构讲解环节,黄工聚焦于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他以“生活垃圾压缩转运”、“餐厨垃圾小箱换大箱”及“大件垃圾破碎磁选”等主体工艺流程为例层层刨析。他指出,每一个工艺环节的实现,都离不开矿物材料的坚实基础。“例如,承担垃圾压缩与转运重任的中转车间,其26.1米的大跨度屋面,正是依靠高强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才能实现。这不仅是结构力学的胜利,更是水泥、骨料这些基础矿物材料性能的极致体现。”
随后的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同学们围绕污水处理区的防渗防腐材料、以及未来环保新材料的应用前景等问题踊跃提问。黄斯铭高工结合自己多年的现场经验,一一给予了细致解答,并鼓励同学们:“工程实践是检验理论知识的唯一标准,而创新的源头往往就藏在基础材料的深挖与突破之中。”
梁欢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课程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它打破了课堂与工地的壁垒,让同学们亲眼见证了矿物材料在现代化大型工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实现了从“知”到“行”的跨越。未来,课程将继续引入此类优质行业资源,致力于培养既懂理论又熟悉实践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此次讲座不仅为《矿物材料》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更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种子,为他们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审核 江本武)